日志样式

累的粤语正字(累字粤语怎么说)

接着我们的《说文解字》课程,本课讲“言”部的三个汉字:譻、謦、语这三个汉字,只有“语”是现代汉语常用汉字,即本课的重点汉字,三个字的详情如下:1、譻读yīng《说文解字》给的解释是:“譻,声也从言,賏(yīng)声。

”形声字本义是声音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:“篆下当有譻譻二字”《字汇·言部》:“譻,与嘤同”张衡《思玄赋》:“拽云旗之离离兮,鸣玉鸾这譻譻”李善注:“譻,古嘤字”譻的小篆写法如图:

(譻的小篆写法)2、謦读qǐng《说文解字》给的解释是:“謦,欬也从言,殸(qìng)声殸,籀文磬字”形声字本义是咳嗽多用于“謦欬”一词,有两种用法:(1)咳嗽《玉篇·言部》:“謦,欬声也”《广韵·迥韵》:“謦,謦欬也。

”《徐霞客游记·粤西游日记二》:“方莫知适从,忽闻牧者謦咳声”(2)谈笑《集韵·径韵》:“謦,謦欬,言笑也”《庄子·徐无鬼》:“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,又况乎昆弟亲戚之謦欬其侧者乎!久矣夫,莫以真人之言謦欬吾君之侧乎!”听到人的脚步声,他就毛发悚然地感到欣慰了;何况是他的兄弟、亲戚在他的身旁说说道道的昵?老早就这样了,我们不需要用真人的话在我们君王身旁说说道道啊!。

謦的小篆写法如图:

(謦的小篆写法)3、语读音有两个:(1)yǔ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《说文解字》标注的读音,给的解释是:“语,论也,从言,吾声”形声字本义是谈论;议论;辩论高田忠周《古籀篇》卷五十二:“语字明有交午牾逆之意而五,古牾字,此从言从五,形声兼会意。

”“语”字中有五字,原因正在于“五”是“牾”的古字,有“争”的意义,所以,“语”应当同时还是会意字,看字形演变:

(语字的字形发展)《诗·大雅·公刘》:“于时言言,于时语语”《毛传》:“直言曰言,论难曰语”谈笑风生喜洋洋,争论不休闹嚷嚷言,只是自己发声,语,有议论、讨论的意义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不语怪、力、乱、神”。

指孔子不谈论怪异、勇力、叛乱和鬼神

(孔子论道)本义之外,语还有很多用法:(1)交谈《释名·释言语》:“语,叙也,叙己所欲说也”《广雅·释诂四》:“语,言也”这是跟“言”相通的释义《论语·乡党》:“食不语,寝不言”吃饭睡觉时都不要说话(2)说的话。

《左传·文公十七年》:“齐君之语偷”齐国国君的话不严肃(或“苟且”)也指谚语、古语或成语《史记·郑世家》:“语有之:‘以权利合者,权利尽而交疏’”古语有:“靠权势、钱财相交,一旦一方失去权势和钱财,另一方就会疏远他。

”(3)汇辑一时、一人的事迹或言论的书名。如《论语》、《国语》、《世说新语》。

(《论语》书影)(4)语言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:“有楚大夫于此,欲其子之齐语也,则使齐人传诸?使楚人传诸?”有位楚国的大夫,希望他的儿子能说齐国语言,是让齐人来教他呢,还是让楚人来教他?(5)用以示意的动作或信号,如:唇语;手语;旗语;灯语。

(旗语)(6)诗、文、谈话中的字杜甫《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》:“为人性僻耽佳句,语不惊人死不休”(7)语法学科用来表示句子成分的术语如主语、谓语、宾语、定语、状语、补语(8)鸟虫类的鸣叫比如鸟语花香范成大《蛩》:“壁下秋虫语,一蛩鸣独雄。

”(二)yù这个读音出自《广韵》两个用法:(1)告诉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公语之故,且告之悔”庄公就告诉了他原因,并且说他自己很后悔(2)通“悟”醒悟朱骏声《说文通训定声·豫部》:“语,假借为悟”《庄子·渔父》:“甚矣,子之难语也。

”陆德明释文:“语,本或作悟”语的小篆写法如图:

(语的小篆写法)(【说文解字】之381,部分图片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)